这座充满诡异传说的校园迷宫,以多结局、高难度和沉浸式恐怖体验闻名。玩家需在躲避灵异追击的解开环环相扣的谜题。本文将从核心机制到进阶策略,为你揭开这座恐怖密室的生存法则。
一、核心机制与游戏特色

1. 多线叙事与动态难度
游戏以“好感度系统”为核心,玩家与NPC的对话选择直接影响结局分支。例如,小英的三个结局需通过“是否喝咖啡”“是否带走关键道具”等选项组合触发。高难度模式下(如超现实难度),玩家需谨慎操作,避免一击必杀的灵异事件。
2. 沉浸式恐怖场景
游戏还原了校园怪谈中的经典鬼怪,如:
柜中女鬼:主楼教室的储物柜随机出现,需用打火机观察;
音乐室无面女:需用太极牌反制,否则开打火机即被秒杀;
走廊女舍监:瞬移追击,剪刀攻击无法防御。
3. 谜题与道具联动
谜题设计注重逻辑性,例如:
主楼1F总务室:通过地上工具密码解锁;
书库空调线索:需用打火机观察温度,撬门进入第二书库;
钟表谜题:结合地球科学室的钟表时间调整开关。
二、通关策略与关键道具

1. 主线流程速通技巧
前期准备:主楼2年6班收集地图、扳手,开启电源线路后优先获取告白信(鬼结局必备)。
BOSS战策略:
树妖:使用登山社团的杀虫剂与化学溶剂联动,攻击5株植物后触发弱点;
美术室泥人:冷却后二次战斗可降低难度;
礼堂最终战:提前收集3个灭火器,用于扑灭蓝火并安装阀门。
多结局存档点:建议在“喝咖啡/不喝咖啡”“抱走小英”等关键节点手动存档,减少重复流程。
2. 道具高效运用
打火机:观察隐藏线索(如书库空调、密码纸条);
钥匙与卡片:黄卡(历史馆)、红卡(舞蹈室CD机)、蓝卡(语言室)需按顺序收集;
特殊道具:反向磁带(鬼结局)、狐狸铃铛(规避走廊鬼打墙)。
三、安全注意事项与版本选择
1. 健康与心理准备
身体预警:游戏含Jump Scare和密集追逐,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慎入;
环境安全:确保通风良好,单次游玩不超过2小时,避免眩晕或缺氧。
2. 版本与补丁建议
优先选择1.01补丁版:修复高难度下萝莉结局无法跳杯的BUG;
平台差异:PS4/PC版优化较好,移动版需注意道具触发条件(如粉笔与笔记本收集)。
四、用户评价与改进建议
1. 正面反馈
多结局深度:11种结局(含5个死亡结局)提供高重玩价值;
谜题设计:钟表谜题、书库线索等被赞“逻辑严谨且具挑战性”。
2. 争议与批评
平衡性问题:超现实难度后期存在“强制一击必杀”机制,依赖SL大法;
操作延迟:部分平台QTE判定不精准,导致BOSS战容错率低。
五、未来展望与社区趋势
1. 内容拓展
DLC计划:开发者透露将新增“图书馆禁区”和“午夜食堂”场景;
MOD支持:PC版或开放创意工坊,允许玩家自定义鬼怪与谜题。
2. 技术优化
AI难度调整:未来版本或引入动态难度,根据玩家表现实时调节灵异事件频率;
跨平台联机:测试中的“双人协作模式”有望降低单人恐怖压力。
这座校园迷宫的魅力在于恐惧与智慧的交织。掌握好感度选择、道具联动与存档技巧,你将逐步揭开所有秘密。无论是追求白金成就,还是沉浸于剧情叙事,这座惊魂校园都将带来难忘的挑战。